

捷運廣告設計-精準傳達-有效轉換
讓廣告不只被看見 , 更被記住與行動 !
在本次捷運海報專案中 , 我們以「吸睛視覺」與「高效轉換」為核心 , 協助客戶精準傳遞訊息 , 達成宣傳效益 . 從需求釐清到設計執行 , 我們深知 : 有效的廣告設計 , 來自策略與創意的平衡 .
我們在專案初期即深入了解客戶需求 , 並透過多次溝通協助業主聚焦關鍵訴求 . 現今是注意力稀缺的時代 , 過多的訊息會稀釋受眾的關注與記憶點 . 因此我們運用專業判斷與說服力 , 引導客戶避免過度置入過多內容 , 確保設計簡潔有力 , 突出重點 .
在本案中,客戶的兩大目標為「比賽宣傳」與「會員招募」 . 值得一提的是 , 比賽的需求是在第二次提案後才追加的 . 我們團隊迅速調整策略與設計風格 , 從色彩應用到版面配置 , 都做了大幅優化 , 確保最終成品兼顧雙重訴求 , 同時維持視覺一致性 .
整體設計流程分為五大階段 : 最終定案 > 設計方針 > 場域分析 > 主視覺定義 > 設計與模擬圖 . 我們將逐步分享 , 展現我們如何透過策略與設計 , 協助品牌最大化傳播效果 , 實現客戶行銷目標 .



< 最終印刷張貼之提案 >
1. 訴求之一是 : 宣傳比賽 . 故在色彩上用對比色 : 藍與紅 , 類似冰與火的對決 . 視覺上較具衝擊力 ,爭取經過旅客的眼球 .
2. 訴求之二是 : 招募會員 . 要創造品牌的高格調 . 故整體以中心對稱為設計方向 , Logo 放置在正中 , 以旗幟的形狀往兩側延伸 , 左邊為招募會員 , 右邊為宣傳比賽 .
< QR Code 大小 >
1. 我們透過與東森媒體及站務人員的諮詢 , 評估出旅客最有可能掃碼的三個位置 , 量測出距離區間 .
2. 換算出手機最能準確掃描的QR Code 大小 , 將其設計到海報上 .

< 設計方針 >
核心 : 提升身心靈的品牌 .
只講三件事 , 每件事都圍繞這個核心 .
內容盡量簡短 , 清晰 , 不要複雜 .
捷運為行人 , 5 秒內引發興趣 , 15 秒看完內容 . 開始掃描 .


< 現場尺寸與方針落實 >
依照東森媒體提供之尺寸規格 , 規劃為三個區域 .
只講三件事 , 全部的設計都圍繞這三個核心 .
內容盡量簡短 , 清晰 , 不要複雜 .
捷運為行人 , 5 秒內引發興趣 , 15 秒看完內容 . 開始掃描 .




< 場域分析 : 爭取眼球與掃描 >
旅客的觀看基本上會依循 : 發現 > 產生興趣 > 仔細觀看 > 掃描 . 故前兩步的發現與產生興趣是最重要的 .
本廣告海報張貼的位置是 : 月台上方 .
透過現場勘查我們發現 : 乘客在月台等待時 , 其實大多在低頭看手機 , 而且逗留時間很短 , 因為尖峰時間 1 分多鐘列車就到站 , 就準備要上車了 . 因此已經位於月台上的人並非優先爭取的目標 .
分析乘客觀看的各視角 . 我們認為發現在下手扶梯 , 與樓梯上來的旅客 , 目光會自然落在海報位置 . 故我們想要爭取這兩類乘客 . 接著他們若有興趣 , 大概率會在月台上把內容閱讀完畢 , 進而完成掃碼 .




< 場域分析 : 色彩分析 >
將場域色彩進行分析與簡化 , 發現其主色為 : 白 , 灰 , 藍 . 此基調下 , 最可以與此場域融合的配色為 : 淺藍或深藍 .
故我們希望定義本海報的色彩以各階藍色為主色調 . 主視覺需吻合此色調 .



< 主視覺定義 >
因為品牌識別也是由我們設計的 , 當初在設計時 , 就定調了太空與星際的主題風格 . 原因是品牌名稱 ( 火星計畫 ) 與創辦人對品牌的期待 .
延伸閱讀 : Project Mars 品牌策略與 LOGO 設計

< Concept A 系列 >
我們為旅客安排一個閱讀順序 : 從左到右 . 畫面盡量清爽 , 主體明確 . 主色調為藍 . 用逐漸增寬的斜紋去切割畫面 , 安排內容 . 也帶出有方向性與動感的運動品牌精神 .


< Concept A1 >
盡量將獨立內容放置在同一個色塊內 , 增加閱讀性 . 也讓畫面清爽 .




< Concept A2 & A3 >
條紋的寬度漸變更強烈一些 , 並有半透白與半透黑斜紋的選項 .



< Concept B >
本提案凸顯品牌價值 , 將 Logo 置中 .
斜紋漸寬色塊往兩側延伸 .




< Concept C1 & C2 >
本品牌在銷售的主力產品為筋膜槍 , 此為講究運動科技之產品 , 故運動科技是品牌的核心價值之一 .
故我們提出 : 此推廣運動科技產品之提案 , 加入象徵科技之六角型之漸變色塊 , 去串連整個視覺畫面 . 有半透白與半透黑兩個提案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