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ject Mars 品牌策略與 LOGO 設計

原品牌的業務是銷售筋膜槍等健身產品 , 與舉辦給學生的運動賽事 . 經營了數年之後 , 業主希望重新設計 LOGO . 但這樣的資訊是略為薄弱的 , 我們引導客戶一起思考與討論 , 為何要重新設計 : 目前有什麼困難或問題需要解決 ? 希望達成什麼目標等等 . 逐布釐清本品牌識別重構的目標 : 因應新業務的擴展 , 未來要成為協助人類將 < 身心靈 > 全面進化的品牌 , 業務面添加了交流 , 課程 , 諮商 , 飲食等服務 . 故需要一個新的品牌識別與品牌高度 , 利於與目標受眾溝通 , 與提供相對應的服務 : 身心調理服務 , 會員招募 , 產品 , 運動賽事等 .
品牌的名稱 : Project Mars 火星計畫 , 意旨地球人未來將進化成為有能力衝出地球的火星人 , 成為跨星球物種 , 本品牌即是將人類 < 身心靈 > 全面進化的計畫 .
故我們希望本品牌識別成為 : 本品牌深植於用戶內心的符號 , 如同一個召喚 , 告訴用戶 : 我們共同的目標與理念 .
另外在發展 LOGO 的同時 , 我們一併思考了未來在各媒材與場景的應用 , 以利品牌更有效的傳播 , 也降低傳播成本 .
以下將由 : 客戶需求 , 舊有設計分析 , 設計概念 , 對外溝通之媒材與場景應用幾項去說明本專案之設計 .

客戶需求

經過研究與討論 , 客戶提出 Merkaba 的概念 :
1. 希望型同 Merkaba .
2. 能量 , 流動 .
3. 空間感 .
4. 注重身心靈平衡 .

舊有設計分析

1. 無法閱讀 , 傳播成本高 .
2. 只有一個型態 , 不易於多媒介使用 .
3. 型態略為粗糙 .

設計概念_A

我們期許本品牌提供一個通道 , 讓目標用戶透過本品牌的產品與服務 , 進化成一個更好的自己 .

我們期待的通道具有空間感 , 同時帶有穿越時的動感 .

設計方案_A

維持業主需求 : 型同 Merkaba : 兩個等邊三角形上下顛交錯 . 邊線做粗細的漸變 , 加上內部一個更小的三角形 ,產生往內延伸的通道與穿越感 .

設計概念_B

我們期許目標用戶感受到 : 本品牌帶給他們一個超脫現實世界 , 一個未來的實體現象 .

物件具有實體亮暗面的立體感 . 以超然的方式存在於現實世界 .

設計方案_B

實相 = 真實的物體相貌 , 故本概念強調的核心為打造出立體感 . 我們利用線條與大面積的色塊 , 組合出明暗效果 .

設計概念_C

透過通道 , 看到未來 . 本概念為結合了 概念 A 與 B , 接近品牌發展 5~10 年後 , 使用的 LOGO .

設計方案_C

代表通道的兩個漸變三角型在外 , 內部為帶有實相感的三角型 .

方案整理與決選

業主選擇了方案 B1 , 以此為基礎 , 後續在型態與品牌名字上在做進一步的調整 .

設計方案_D

在方案 B1 為基礎的型態上 , 加入代表循環與永恆的莫比烏斯環 , 並維持原品牌名稱 : Project Mars . 為呼應主 LOGO , 在名字中加入符號 : 將最關鍵與獨特的 Mars 的字首 M 進行創作 . 最後選定方案 D2 .

設計概念_C

為拓展更多的品牌應用場景 : 發展出橫向之型態 .

設計前後對比

1. 可以閱讀 , 降低傳播成本 .
2. 應用範圍廣 , 單色 , 橫式與直式 .

對外溝通之媒材與場景應用

LOGO 作為品牌的核心視覺元素 , 我們希望在各種媒介上的語言符號是與 LOGO 一致的 , 這樣可以降低傳播成本 . 故以下我們對各方面的媒材做了大致的範例整理 , 型態上都以吻合 LOGO 的三角形為主 , 再做變型與立體化 , 或光線與材質的應用 .

包裝

同是類平面的應用 , 可考慮利用三角的變形 : 放射狀線條 , 增加視覺的豐富性 .

網站 , 簡報

更多元的三角元素拆解與組合 : 斜線 , 色塊 , 視覺切割等 , 以及多三角形的組合 . 圖案視覺也可利用山脈等天然的三角形去讓用戶移情 : 從而帶出品牌的宏大敘事感 .

展售空間與活動

立體的三角應用 , 利用木工 , 燈條等材質 , 打造獨特的展售空間 . 打造出從平面到空間 , 給用戶的一致體驗 .

發表會

發表會類似品牌信眾之朝聖 , 故講究更多的是場域之份圍 . 這時可以多利用燈光與煙霧 , 以及燈光的易操控性 , 去營造出大面的三角與條紋 .

策展

拉高品牌價值 , 也可以與社會有更多的溝通 , 其方式是運用藝術文化的方式 , 例如與藝術家合作 , 在城市中設置藝術裝置等 .

企業總部

企業總部即品牌殿堂 , 更加具象之表徵 , 可以用結構化之抽象三角去表達 .

< 更多作品 >